升中面試中朗讀一環,考起不少面試學生,也每每令關心學生面試成績的家長頭痛。因為多數學生沒有受過朗讀的專業訓練,無論咬字、聲線、感情、抑揚頓挫等等都少有考究,將朗讀當成隨便讀出一篇文章,於是效果每每平平無奇,甚至在緊張下失準,影響面試成果,所以在面對升中面試朗讀文章時,要學會一些不可不知的技巧。
簡單講,朗讀就是朗聲誦讀,將視覺形象的書面語,透過適當腔調及感情表達,化成聽覺形象展現出來,變成口語模式的語言藝術。可以說,文字藝術是一種創造,朗讀就是對文字的再一次創造,朗讀要表現得好,學生需要將文字的視覺特質,轉化為語言的聽覺特質,文章中的每一個詞語,那一個屬輕,那一個屬重,學生都要掌握得好,絕不能以為懂得讀出文章中的每個字就是懂得朗讀。
升中面試中,朗讀的首要條件是發音清楚準確,朗讀時固然不宜有錯字,字與字之間要分隔分明,亦不能有懶音,香港很多人從小就有懶音,到了朗讀時不知不覺就讀了出來,考官自然也聽得出,所以學生在平日就要訓練改善懶音,發覺了就立刻改,家長也可以在日常生活中幫忙孩子改善懶音,如果大家都不清楚,可以查字典證實對錯。如果已經到了面試前席,再作訓練已遲,則可提醒孩子最容易讀錯那個懶音,在面試時遇上要分外留神,學生自己在準備朗讀的文章時也要有所警覺。
除了發音要準確外,在升中面試朗讀時的聲量控制也很重要。切忌將全文以同一種聲調讀出,朗讀的聲量與文章內容的輕重緩急應保持一致。如文章的情節推向高潮,朗讀也應提高聲量,相反如果情節緩和下來,應將聲量降低,這樣朗讀才能保持音調鏗鏘有致。例如英文朗讀在讀到元音時,以加以加重音調,以飽滿的方式讀出,達到音節鏗鏘的效果,同時,讀到文章情緒喜樂處、該讚賞處,也要提高聲調,令聽者也感受到文章的高漲情緒,與朗讀者一起融入文章的世界。當文章涉及角色的年齡特質,朗讀者需要演繹年輕人時,語調不妨提高;演繹老年人時,語氣自然較為穩重低沉;如果要演繹女性,亦要具備女性的語調特質。總而言之,朗讀者要將文章中的老、中、青特質拿捏得好,甚至小孩、嬰兒的特質亦要善於掌握。
再者,在升中面試中,停頓與連讀兩者也是朗讀中重要環節。懂得何時停頓,在朗讀中留白,每能吸引住聽者的注意力,等待朗讀者繼續說下去,給聽者消化上文說的文意。而好的連讀也同樣重要,在經過刻意設計的停頓後,來一個巧妙的連讀,則可帶來抑揚頓挫的效果,來回牽動聽者的情緒。有時在英語朗讀中,將上一句尾的原音,以下一句首個字的元音緊接,會帶出緊湊的效果。好得停頓與連讀,有如音樂中的旋律,帶來美妙的節奏感,可以掌握讀者的情緒起伏。朗讀最忌一直平鋪直敘,沒有停頓也沒有連接,廣東話謂之「水過鴨背」,聽者或會覺得沉悶,甚至打呵欠。
節奏也是升中面試朗讀中重要的一環,節奏中語速很重要,但節奏並不等同速度,節奏好像文章的骨架結構,每由緊張、放鬆、高昂、低沉、輕快、凝重、歡樂、悲傷等等元素組成,讀者必須從文章的內容結構中,好好掌握朗讀時需要表達的節奏模式。好的節奏模式像音樂中好的旋律一樣,能緊扣聽者的情緒,如能令聽者在高低緩急中,追隨著朗讀者的節奏變化轉換,朗讀已經成功了一半。朗讀時掌握好節奏,才能將無聲文字的意境,轉化成有聲語言,讓聽者體會文章的意義,才能忠實地還原文章作者的全部思想。
還有一項在朗讀中要留意的是多音字,由於在面試中朗讀前,朗讀者多數沒看過要讀的文章,當文章出現多音字,朗讀者很容易讀錯,例如「中暑」,朗讀者看到中這個字,會下意識立刻讀成「中國」的中,而沒有讀成「中獎」的中,立刻在考官面前出錯,如果三番四次因為這種情況出錯,對升中面試的結果當然有所影響,所以朗讀時一定要留意多音字,如上述中暑與中國的例子,在朗讀詞語之前,即要盡快清楚那個詞語的意義,盤算好在當時的情況要讀那一個音,然後準確讀出。
如上所述,朗讀最重要的自然是聲音上的掌握,而在懂得各種發音上的技巧後,學生在升中面試前,最好理解朗讀時呼吸的重要性,雖然呼吸大概不會被考官特別注意,但其實在朗讀中,懂得自如的控制呼吸並非不重要,朗讀要有充足的氣量與氣流,才不會令發聲時斷斷續續,給人不夠氣的感覺,通常朗讀中會採用胸腹呼吸法,特點是以胸腹配合呼吸,進行擴張或收縮,不要單憑喉嚨發音,否則讀到一半隨時會感到中氣不足,如果懂得胸腹呼吸法,留意橫膈膜的運動,則會令中氣充盈,容易給人揮灑自如,自信十足的感覺。
最後,學生要明白,在升中面試的朗讀中,學生最宜管理好自己的緊張情緒,如果情緒緊張,導致面對考官時,臨時說話口吃,則所有的準備也是徒然。到底面對升中面試的學生,只是十二三歲的小孩,明知面試對自己影響甚大,面對壓力下隨時未能好好發揮,於是影響成果。如果在朗讀中,經過充足準備,不如放鬆心情,如能做到面試時態度自然,臨場表現談笑風生,才能發揮得最好。